探讨“中国式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躲不过、绕不开的首先是一个“家”字。
社会高速发展,家庭结构变迁,让“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挑战,更让“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被打破,然而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植入国人骨髓的依然是深重的家庭观念,“家”是国人最牢固的亲情纽带,也依然是我国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
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浪潮、城镇化的洪流、人口的大量迁移,都没有改变大量“空巢老人”宁可守着冷清的房子,也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的现实,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家”的观念影响。而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无法陪在身边,更可能成为一生的痛。
子女相伴、不离故土、不离亲朋,享有尊严、不为负累、优雅老去,这可能是多数国人的愿望,也正是“中国式养老”致力探索解决的课题。
求解“中国式养老”还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历史欠账和准备不足需要时间来化解,但老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当务之急,是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给老人们创造出最合理的养老环境,把“家”还给老人。
我们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无需走出家门也能得到陪伴和护理服务;也需要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能力,让入住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老人们为子女操心了一辈子,到老来最放不下、最牵挂的还是孩子。因此,对子女而言,还需要常回家看看、常和父母聊聊天,让老人在家的温暖中安享晚年。
““中国式养老”离不开“家””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1475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查看全文]
那么,下一步,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的中国,如何让社保基金运行得更规范、社保何时能进入“全国漫游”时间、养老金“双轨制”如何并轨?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看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