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收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总局、财政部5日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法律地位。
纳税人识别号,通常简称为“税号”。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每个企业的识别号都是唯一的,相当于企业的“身份证”号。原来,很多居民都是企业人,包括个税等都间接由企业代为处理了纳税事务。但由于当前居民个人越来越多地涉及直接纳税行为,将纳税识别号推广到个人已经成为趋势。
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
业内人士介绍称,纳税人识别号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早已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征求意见稿通过后,只要发生应纳税的经济行为,可能就需要登记纳税人识别号。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纳税人识别号如下的使用环境(见链接1)。
个人税号消息一出,不少网友们都对其用法和用途进行了讨论,有网友介绍,美国的个人税号制相对较为成熟,采用社会保障号和税务代码合二为一的形式。“美国公民一出生就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税务代码,外国人到美国工作也要申请一个这样的代码,而社会保障号是个人银行开户、合同交易、政府服务的必备信息,二者结合使用几乎将所有纳税人可能涉及的收入掌控起来。”
由此,不少网友认为,个人税号很有可能成为反腐的“神器”,如若通过个人税号就能查出个人收入,那么对于高收入者逃税、追查个人财产状况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4-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公布
公民将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经进展到明确三年重点工作任务阶段。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同意,“2014-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日前正式公布。将来,公民将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年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制度和信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和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等十二方面。
统一的信息平台成为重点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有多项内容与信息共享相关。
在全国层面上,任务要求制定和实施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方案、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方案。
在行业层面,要在三年内建立健全各部门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信息和信用记录,健全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在区域层面,要建立健全省级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信用信息,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和征信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从征信系统建设方面,要在三年内推动社会征信机构建立征信系统,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
链接
1纳税人识别号有什么用?
征求意见稿提出,纳税人签订合同、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动产登记以及办理其他涉税事项时,应当使用纳税人识别号。同时,也拟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经济活动中大额交易的支付方报告收款人的纳税人识别号。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指出,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夯实纳税人诚信体系,用纳税人识别号串联起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管税”,也能为未来房地产税法制定、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特别强调,税务机关只有掌握完整纳税信息,才能保证税收的公平合理,从而有利于弘扬社会公平正义。
“这也增强纳税人的‘税痛’——不仅提高纳税意识,也会更关心税用到哪里去了,从而激发公众的参与、表达和监督意识,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刘剑文说。
2网上淘宝还能免税多久?
引人注目的是,征求意见稿在多个章节增加了关于网上交易纳税的内容。其中,第十九条说:从事网络交易的纳税人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开税务登记的登载信息或者电子链接标识。第三十三条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向税务机关提供电子商务交易者的登记注册信息。
刘剑文指出,目前对网上交易进行征税,基本上“无法可依”,实际上也是基本不征税。
刘剑文说,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如果能够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成为法律层面最早规定网上交易纳税事项的规范,从而解决前面提到的“无法可依”的问题。
“此次修订,先规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基本制度,具体规则要在实施细则或是在即将出台的消费税法、增值税法等法律中作出规定,从而形成对网上交易征税的体系化。”刘剑文说。
“个人税号或成“反腐神器” 缴社保置房产必备”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0241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