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临近,记者近日在各大银行网点调查发现,银行理财经理在销售各类理财产品的时候,仍存在诸多销售误导。例如把保险产品当银行理财产品卖。此外,夸大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隐瞒投资风险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对一些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理财经理大都用“从没亏过”这样的言辞隐瞒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而业内人士提醒,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一旦超过8%,其投资渠道大多为信托类高风险产品,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误导1
理财产品“变身”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业务人员驻点银行网点属违规
近日,有投资者陈小姐(化名)向本报投诉,说被广发银行的理财经理忽悠,3万元买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后来竟是一份保险产品。
陈小姐称,此前两次到银行,是同一个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在前后两次的销售过程中,她都没有看到过“年金产品”详细介绍书与产品说明书,工作人员也没说明该“年金产品”就是某保险公司的人生年金保险。
陈小姐告诉记者,该工作人员多次强调,这份理财产品比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要高,除了高收益外,还具有“保障功能”,同时还送了一份“财富珍钞”。
陈小姐后来发现3万元买来的银行理财产品竟是新华人寿的一份保险产品。随后,她向广发银行投诉,但该行在核实情况时发现,原来那位“客户经理”并非银行员工,而是新华保险的业务人员。
按银保新规,保险公司不能在银行设驻点。记者随后致电广发银行,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这样一个客户投诉,目前陈小姐和新华保险正协商全额退保。银行这位工作人员强调,“银行早已按照银保新规,不再让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在银行驻点,新华保险的业务人员并非驻点,而是巡点。”
一年前,记者在农业银行深圳华侨城的一家支行里,曾看到新华人寿的业务人员在里面驻点销售保险产品。
记者随后暗访了深圳的广发、农业、建设、工商银行几家主要大行,没有发现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在银行驻点。
当记者表示要咨询保险产品的时候,几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均表示,可以直接跟银行理财经理咨询,如果客户有深入了解保险产品的需要,银行可以跟保险公司联系,让其安排业务人员过来解疑答惑。但银行方面明确表示,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已不允许到银行网点驻点。
误导2
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超七成消费者遭遇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误导
尽管保险公司不能在银行设驻点,但记者以普通顾客身份到多家银行暗访时发现,在为顾客提供理财咨询时,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首推的仍是保险产品,并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
在建设银行华侨城支行的理财室,当记者咨询理财产品时,一位理财经理首推了一款“海利年年”,称该产品不仅保本,而且有5.1%的年利率,此外,这款产品按月付利,复利计算,投资收益率远远高过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
直到记者主动追问这款产品是不是保险产品时,该理财经理才不情愿地承认。这款由前海人寿推出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一款万能险产品。也即是说,这款产品购买后至少要持有3年,如果投资人中途退保,将被保险公司扣掉3%—5%的手续费。
这位理财师称,如果购买50万元上述产品,按复利计算,3年下来就有8.2万多元利息收入,看起来收益还不错。但是,这位理财师并没有告诉记者,上述产品的复利很可能只是个“预期”,事实上,万能险在投资不理想的情况下,收益率很可能只有2.5%,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还要低。
今年年初时,银率网发布的一项银行零售业务的调查显示,超七成消费者遭遇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误导。银行将代销产品当自家产品销售仍然是发生最频繁的误导情况,其中保险当理财产品居误导行为榜首,占比达32.66%。
误导3
非保本产品不提风险
去年有172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有6款理财产品到期零收益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除了夸大收益率,不少理财师还对一些非保本产品不提风险,只说“过去几年均没有出现亏损”这样的言辞。
在农业银行设在华强北的一个网点,柜台的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目前收益最高的一款产品是160天年化收益率达6.5%,5万元起购。
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产品3月5日起息,8月13日到期可获得收益1424元。当记者质疑该款产品非保本有风险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银行做了200多期,每一期都是利率定了多少就是多少,但是对外都必须说非保本,因为银监会在监管,不能说这么高的利率。”
当记者问6.5%是不是预期年化收益率时,工作人员解释,“虽然是非保本,但我们银行过去几年均没有出现亏损,6.5%的收益率原则上我们都能达到。”
但记者看说明书上写明的是“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6.5%”。说明书上还标明,如果要购买该款产品,客户必须签名承认自愿承担风险。
记者发现,对于理财产品非保本、预期收益率的解释,大部分银行表示不会有亏损。农行的上述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我们银行的非保本产品还没有出现过亏损。”
而据银率网理财产品数据库统计,2013年1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5825款理财产品,较2012年环比上升56.2%,其中有172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有6款理财产品到期零收益。
监管薄弱
销售误导屡禁不止 有关法律未涉及对消费者的民事赔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理财经理之所以愿意推保险产品,而不是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原因还是利益作怪。按行业规定,理财经理销售一些代销产品例如保险、信托产品时,其销售提成远比销售银行自有理财产品的提成要高,此前银行理财经理销售“飞单”屡禁不止并成为行业潜规则,背后也是同样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误导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了利益的巨大诱惑,再就是监管的薄弱和相关法律的缺失。
深圳律师金焰告诉记者,在中国,目前仍然仅通过金融监管机构的行政制裁来规制金融机构的不当销售行为,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因金融机构的不当销售行为而引发的损害赔偿制度。这位律师指出,“监管层对银行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的监管并不到位。”
记者查询到,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违规开展理财产品销售造成客户或银行重大经济损失的由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还可以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但此法条仅针对金融机构,未涉及对金融消费者的民事赔偿。
投资提醒
收益超8%理财产品风险很大
从业10多年的资深理财师李秋颖告诉记者,在投资领域,从来就是高利益高风险,不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的美事。
李秋颖告诉记者,银行的保本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在4%—5%之间,非保本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在5.5%—7%之间。“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控制在8%以内,超过这个收益率的,基本可以肯定是信托类、基金类产品,往往风险较大,很有可能亏本。”
这位业内人士提醒,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本金的安全还是很重要的,建议以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如果资金很雄厚,也要有一定的“财商”,当你打算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应该主动去研究这款产品,包括它的投资去向、担保公司、信用问题等,不仅要关注静态的信息,还要关注资产变化时的动态信息。如果你缺乏专业知识,不妨请一些在业内具有品牌声誉的专业机构帮你进行投资操作。
据李秋颖介绍,过去两年里,银行也发行过收益率高达15%的信托理财产品,但这样的产品往往风险很大,投资者的本金亏损一半不足为奇。李秋颖提醒,如果投资者要投资这类高风险产品,一定要了解清楚该产品是否是银行抵押、担保方式如何、是自有资金支付还是投资收益支付等关键问题。
“理财陷阱要当心:把保险当银行理财产品卖”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anli/5363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