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下称《条例》)于12月4日经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为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提升争议处理效能,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条例》理顺了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体制,明确了人事争议的受案范围,调整完善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程序,增强了操作性,对仲裁代理、证据规则、虚假仲裁等作了新规定,同时,将我省多年来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上的创新上升为法律规定。
《条例》分总则、调解、仲裁、特别规定、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48条。主要特色:一是统一劳动争议和人事争议处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人事争议受案范围。明确将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培训、经济补偿或者赔偿等列入人事争议受案范围。二是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管理工作体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协调、考核和监督机制,仲裁工作专项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并对县级以上人社部门、教育及相关行政部门和总工会等组织的职责分工作了进一步明确。三是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制度。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调解工作制度,形成多渠道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调解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案(办公)场所和设施,保障工作经费,明确调解员实行聘任制,调解员调解案件给予补助,规范调解程序,建立调解协议效力确认制度。四是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仲裁派出庭的设置和职责,完善案件管辖制度,明确省、市、县(市、区)劳动人事争议管辖范围的确定机制,建立协商管辖和指定管辖制度,对仲裁员办案补助作了明确。五是优化仲裁处理程序。确立仲裁申请登记立案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设立30日内结案的简易程序和集体争议案件审理的特别程序;建立诉前财产保全与人民法院的衔接机制;完善证据举证、质证和调查取证等制度;对仲裁公告送达作出了一般案件公告三十日、集体案件公告十日即视为送达的特别规定。六是建立仲裁监督纠错机制。针对实践中反映较突出的虚假仲裁问题,完善国家法律对仲裁委员会监督职责的规定,明确对生效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发现存在串通、伪造证据或者虚构劳动人事关系等行为,致使裁决、调解错误的,仲裁委员会有权撤销。七是完善仲裁案件终局裁决制度。明确将社会保险费补缴、工伤保险待遇赔付等作为仲裁终局裁决的情形。八是加强违法责任追究。明确规定调解员、仲裁员和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发生违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浙江出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fagui/12707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目前,青岛市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保卡)发放已经实现了人群和区域全覆盖,发卡突破800万张,发卡率达99%。社保卡的功能到底有多强大?集合多少项功能应用于一身,一卡在手都能...[查看全文]
贵港市目前没有开通网上医保查询,你可以按下面方法查询: 1、直接到贵港医保基金管理中心服务大厅触摸屏或人工查询; 2、携带医保卡到你缴费的定点医院、药店查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