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新闻 >

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

 字体时间:2015-01-17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模式多样化趋势社会保障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迄今已逾百年,经历了成长、发展的阶段,如今,进入21世纪又迎来了改革的阶段。综观这整个阶段,社会养老保险在模式上有一种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起初,当社会保险刚刚出现在德国之际,世界上只存在一种模式,被称

 
    模式多样化趋势

    社会保障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迄今已逾百年,经历了成长、发展的阶段,如今,进入21世纪又迎来了改革的阶段。

    综观这整个阶段,社会养老保险在模式上有一种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起初,当社会保险刚刚出现在德国之际,世界上只存在一种模式,被称之为俾斯麦模式。俾斯麦模式,属于投保资助型社会养老保险。最初,国家资助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的半数,另一半由劳动者个人及其用人单位负担,“投保”和“资助”都异常显明。国家除了从财政上直接资助社会养老保险,还从税收等方面给社会养老保险事业以优惠,即间接的资助,充分体现了国家行为,体现了国家是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总后台。

    后来,随着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俾斯麦模式普及到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日本,养老出现了覆盖对象的普遍化和有选择化两种形式。尽管如此,社会养老保险的固有模式——俾斯麦模式的基本要点并未大变,比如,投保制依旧,投保费比例依然是等比制,国家依旧让税让利等等。尽管美国联邦政府不从财政上直接资助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而有别于实行俾斯麦模式的日、英等国,后者国库依旧给予直接资助,但,当20世纪80年代美国基本退休金出现严重入不敷出,赤字运行后,联邦政府仍然负起国家的职责,拿出财政资金,帮助填补了赤字。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登上国际舞台,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从此再也不是单一的了,又出现“国家保险”模式,并在50年代后扩及若干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保险”模式把社会保险的国家行为推崇到空前高度,从其覆盖的范围、投保规定直到给付水平,国家统一包揽起来。投保,其实也是国家资金支付,因为国有企业不过是国家的机构之一。

    最重要的变化是在二战后,即20世纪下半叶,并存于世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不仅有俾斯麦模式,还有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国家保险”模式,以及以“个人养老帐户”为核心的新加坡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和智利模式——“个人储蓄养老帐户制”,中国模式“个人帐户与社会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进入21世纪,多种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并存已然成为时代格局。

    多模式格局出现在国际舞台至少说明:

    第一,各国政府在作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决策时,已不再象过去那样亦步亦趋地简单仿效,发挥了自主精神,主要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加上对其他国家经验的考虑,而最后铸成自己的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是这样,智利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新加坡虽是英联邦国家,却未照抄英国模式,而是推出了激励性很大的“中央公积金制”,亦即个人养老帐户制。智利完全否定过去的社会保障模式,推出自己独特的强制个人长期储蓄养老的模式,是一种纯个人帐户制,因为帐户资金仅仅由劳动者个人投保形成。中国否定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保险”模式,在研究了世界其他模式,吸取了它们营养之后,推出自己独特的模式——“个人帐户与社会帐户相结合的模式”。这模式吸取了中央公积金制有激励因素的个人帐户制的长处。但规避了它没有公平性的弊端,改而加进“社会帐户”,使效率与公平兼于一身。

    第二,现代社会是个多样化的国际社会,再不拘泥于一种制度,更不拘泥于一种文化,而是更多样化了,更多姿多采了,大大丰富了国际社会。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多样化完全符合时代潮流,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多样化,文化的多样化。

    从“劫富济贫”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社会养老保险从其一问世,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化的特色。表现为:第一,投保人普遍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但并非每个投保者都会遭遇这些风险,比如,有的投保人夭折就未遭受年老风险。这样,他们作了投保,却未享受给付,而是让那些更多遭遇年老风险的投保人享有了,劳动者之间互助互济是显而易见的。第二,雇主投保,一般无权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这里当然谈不上互助互济,这里变成了“劫富济贫”,而社会养老保险却有此等立意,即将收入高的阶层的部分进项转用到收入低的阶层,以示公平。

    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社会保障显露了突出效率的做法。比如社会救助,美国采取了积极办法,不由国家撒胡椒粉似地平均发放,而是用按劳付酬,讲求效率,而又不让被救助者人格受损的“以工代赈”方式实行。这是美国一贯反对“社会福利”,而力主“工作福利”,即不工作不给福利,福利按劳给付,以求效率的初期实践。

    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个人养老帐户制,如新加坡和智利模式,把效率原则突出到无以复加的高度,竟至砍掉了社会养老保险固有的公平原则。中国汲取了突出效率的一面,又加进公平的一面,而构成自己的个人帐户加社会帐户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模式。说效率优先,因为个人帐户制确实起到激励效率的功能,且基本养老金中的个人帐户退休金占大头,在58.5%的总替代率中,占有38.5个百分数。社会帐户则表现了公平原则。之所以兼顾公平,因为基于养老金中的基础部分,替代率仅20%,比之讲求效率的个人帐户判老金,处于次要地位。

    20世纪下半叶,继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发达国家愈来愈多地按“福利国家”打扮自己,可广福利、高福利的做法,由于超出国家经济能力,出现了弊端。一是把劳动者、公民养懒了,人们宁愿领丰厚的失业保险金,也不愿从事所谓的脏活、累活、重活,无形中人变懒了,变得愈益依附于社会保险了,效率也就变软了、萎缩了。这是其一。其二,为了推行高福利,政府不得不搞“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幅度地征税,以税收抵补高福利支出,结果中产者、有更多资产者再不愿投资于本国,而是抽走资金转向他国,或是干脆投奔他国经营,显然,这不能不严重损伤了国家的经济效益。“福利国家”出现的这种种只讲公平,不计效益的弊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滑坡后变得更其明朗和让人生畏。鉴于这种种弊端的教训,有的国家未予认真接受,迄今仍生活在公平化有余、效率不足的踟蹰不前状态,但更多的国家从中汲取了教训,掀起改革社会保障及其固有原则的浪潮。

    各国的改革都首先从社会养老保险固有的原则入手,也就是郑重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蕴酿、辩论,现在越来越可以看清楚,公平化原则在被有意缩小,改而加进效率原则,并开始把重点放在后者。发达国家,包括美国、瑞典、英国开始引进个人帐户制因素,开始更其注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投放市场,以收取更大回报,便是一个佐证。

一言以蔽之,社会养老保险固有的公平原则依然被保留下来,但已开始力戒过份公平化,并同时引进效率原则;不仅如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开始走俏,而形成社会养老保险以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遵从的原则。

    可能要问:社会保障以公平化为己任,只要实现了公平化,效率不就自然而然产生了,问题提得很好。但,关键是:第一,社会保障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公平化;第二,公平化真能自然而然实现效率吗?“福利国家”实践已经给了否定的回答。不主动地、人为地加进效率原则,不强调效率原则,社会保险实施的后果仍会逃脱不了“福利国家”效率减低的覆辙。[NextPage]

    筹资方法多样化趋势

    对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方法,传统采用的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办法,即现收现付方法。现收现付筹集资金的方法,就是根据当年对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养老保险金的需要,来确定必须筹措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确定总投保费及费率,尽可能使筹集到手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多于养老金支出,但又不过多过高,而是略略超过,只留些许积累。这种筹资方法是在人口年龄结构年轻的时期通用的方法,无风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养老保险再用现收现付方法筹集基金,就有风险了,有筹集到手的基金不足以安度老龄化高峰期的危险。此外,现收现付制保持老退休一代受年轻在业一代供养,代代相传。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在业人口供养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这种代际供养模式再也难以为继。

    正是上述原因,迫使养老保险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筹资方法,这方法要保证每一代人自己供养自己晚年,自力更生,自我保障,同时,要保证社会保险模式能够在高龄化社会正常运行,不担心赡养比升高带来的风险。于是,完全积累方法问世了。最早在新加坡,而后是在智利。这两个国家实行全基金积累方法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做到了投保人自保自己度过晚年,也保证了不致出现养老保险基金不敷养老金支出的弊端,因为它们实行的个人帐户制决定了投保人自己管自己,而与他人无关。

    但,实行全基金积累制相当复杂,要求对未来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预测科学,而且要求统计资料相当完整。所以,不是可以轻而易举采用这种筹资方法的。更何况,采用这种筹资方法,要求善于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善于运营投放这笔资金并力争有好的回报率。有鉴于此,对于全基金积累方法,各国都持审慎态度,尤其是,这种方法推出的社会保险基金和模式,不再具有社会保险固有的公平原则。

    最受各国青睐的是部分积累制资金筹措方法,中国已然采行,这是因为,这种筹资方法兼有现收现付制的长处,简单,管理费低,容易操作,又有完全积累制的长处——积累一笔雄厚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安然运行在高龄社会之中。美国以及北欧各国,也都在采用部分积累方法。

    尽管如此,在失业、工伤社会保险领域,现收现付式的筹集资金方法依然十分适用,且还会继续保持下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失业、工伤,不能做一个几十年长久时期的精确预测,加之,失业者比例、工伤人士比例毕竟很小,形成的保险基金不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象养老保险基金那样拿到市场上投放,以力争回报。

    基金运营成为趋势

    自从社会保险问世,就存在社会保险基金问题,这问题不在需不需要筹集资金以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因为这是勿需解释的,没有一笔基金,社会保险是无论如何运作不起来的。这里说的问题,也不是此项基金放在国家财政预算里面,还是相对独立地保管在一方。这里说的问题是基金运营投放问题。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放,起初,不被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这是因为,当时:

    第一,各国都处在人口年轻化时代,退休人数寥寥,对基金投放增值的需要不殷切;

    第二,社会保险刚一问世,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被作为国家行为,并作为社会政策的一员由政府直接控制,直接实施,不消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也是如此。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行使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一直是统一集中的,由国家管理。美国1935年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就一直把基本退休基金掌握在联邦政府手里,为安全起见,颁布法律只准用这笔基金中可动用的部分购买国家债券,其余资金全部存入银行生息,不允许作其他渠道的投放。当时美国人口年龄结构年轻,这种集中管理,严格控制投放的作法,丝毫也未影响基本退休金的给付,更何况当时受益人数少,加之,联邦政府还从财政上拿出资金资助。

    然则,二战以后,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势大变,一则实施社会保险的国家人口开始老龄化,再则,经济变动激剧,呈下滑之势,且多年不见好转,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改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仅由国家管理的格局,改而由代表不同投保人群的基金会管理并有计划地向市场投资。

    日本把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基金,即一般公民和私营企业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交由大藏省资金运用部掌管,严格控制投放;但其余的年金基金,即国家公务员年金基金、地方公务员年金基金、农林渔团体年金基金、私立学员工年金基金等,一律交由这些年金的基金会管理,任其自主投放。这样,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投放方面,日本不同于美国,也有别于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管理的办法,也就是政府抓大头,小头交由各个基金会负责。

    新加坡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投放,开了一个先声,一是投放渠道广,二是收益丰,但投放大权由政府统一掌管。

    智利又进了一步,由民营机构分别对掌握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放,不仅用以购买国家债券,而且扩展到购买公私企业债券和股票,进行抵押贷款,海外投资等等,且也取得丰厚的回报。当然,这只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情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资产变卖、私有化接近尾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放的回报开始降低。但不管怎么说,智利开创了自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出台后自由广泛投放的先声。

    迄今,几乎所有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都已开始重视基金的运营回报,这是下列情况造成:

    1.广福利、高福利政策使“福利国家”的政府背上越来越沉重的保险金和福利服务支付的财政担子。

    2.人口老龄化愈益加深,新一代供养老一代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难以为继,而要改行自己供养自己度过晚年的自我保障模式,就必须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必须积累再积累,以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

    3.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开始走向分散化管理,包括交由产业部门、工会、银行等管理,这就为基金更自由地运营投放创造了可能。

    凡此种种无不表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投入不但必要,而且相当重要,已然上升到关系社会养老保险命运的高度。[NextPage]

    养老多层次化

    最早,当社会保险问世时,大多数投保人只能获得单一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给付——基本退休金给付,少数投保人有可能获得两个层次的退休金,即基本退休金另加企业养老保险金,因为不论在哪个工业化国家,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都先于基本养老保险问世。这是很明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为了扩展经营,争取经济效益,无不推出种种福利,力图把关系企业竞争胜负的熟练工人、技术工人巩固住,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便是雇主赖以巩固所需员工的手段之一。这就是说,只要有了企业,有了竞争,企业补充保险就有了问世的温床,更何况,只要雇主愿意,就可推出。也正因此,最早出台的企业补充保险,都属“给付确定”型,或曰雇主承诺制,也就是雇主拿出一笔资金,不让雇员雇工投保,允诺员工退休后给予何等水平的退休金,以收到巩固员工为企业终生效力,争得最大利润的预期目的。

    由于商业人身保险问世更早,企业补充保险依赖商业保险,为员工向商业保险购买人寿险,从而得以开展起来。社会保险的出台要晚得多,没有一定的气候,没有劳动群体的斗争,在资本国家,是出台不了的。当然,劳动人民掌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例外。

    足见,从历史纵向上考察,先是商业保险问世,继之是企业补充保险,最后才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既经问世,国家政权力也就努力利用社会保险巩固自己。正是因此,在基本养老保险领域,继单一层次的雇员基本退休金出台,接着,又出现了公民人人都老有一份的普遍养老金,以及投保人直接亲属在投保人故世后亦可享有的附加年金。

    二次大战后,随着社会保险事业充分发展,层次越来越多的退休金问世,更保障了人们度过晚年的生活保障。在美国,少数能力强的投保者,一生甚至可拿到5-7份退休金,便是一个较好的例证。比如,一位美国青年,20岁加入军队,连续服役20年,到40岁时退役。按照美国规定,这青年就有了享受军人退休金的资格,也就是说,不管他退役后到哪儿再就职,或者不再工作,只要到达65岁——美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便有权领取一份军人退休金。这是第一份。这位退役军人在职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由所在军队单位缴纳,从军费中开支,所以,他享受军人退休金不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这位退役军人40岁退役,转入企业工作,一干就是十年,这样,到50岁时他很可能又拿到一份退休金——企业补充退休金。因为按照美国一些企业的规定,只要连续工龄达到10年,65岁时便有资格享受企业推出的补充退休金。所以,这位青年活到壮年,50岁时便有在65岁领取两份退休金的资格。至于投保,这是必需的,他在企业工作期间必须月月投保。50岁后,假定,这位壮年又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一连工作了15年,且月月投保,不消说,他又可在65岁时获得第三份退休金——国家机关退休金,因为美国规定,在国家机关工作,只要有5年以上工作的投保记录,退休时便有资格享受一份国家机关退休金。而当这位人士拿到第三份退休金时,应该说,第四份退休金——社会保障退休金即基本退休金,他已获得享有的资格。

    老人保险单独立项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个世界各国都回避不了的趋势,为了迎接和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加强对老人的保险,老人保险出现了单独立项的趋向,尽管现在还只出现在少数发达国家,今后,必将席卷越来越多的国度,是可以预料的。

    仅举两例证明老人保险单独立项开始成为趋势。

    老人保险单独立项首先出现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进入老龄化程度较深的社会,65岁和65岁以上老人占全体人口的比重上升到了15%,不消说,老年人保障突出了起来。对老年人说来,医疗保险最最重要,因为患病率、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上,比起其他人口群体,都高得多。一种说法,人从40岁开始其实已走上老化道路,是指人的各种器官开始变老,容易发病,便是一个佐证。

    为了让老人安然度过疾病风险,日本推出“老人保健”项目,属单列项目,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并列。1979年7月开始,日本对低收入家庭,举凡赡养有70岁和70岁以上的老人,一律给予免费就医的优惠。1983年又推出新的规定,除70岁和70岁以上老人外,又把65-69岁卧病在床的老人覆盖在内。1993年规定,对70岁以上老人看病就医,医费补助的绝大部分来自老人原来所在的医疗保险基金后,由后者共同负担。规定,老人健康保险的费用30%来自国库,其中中央财政出20个百分点,都道府县财政出5个百分点,市町村财政也出5个百分点;其余的70%医费,分别来自各种医疗保险基金会,一律按工资的8.3%提取老人健康保险费,其中,国民健康保险基金会负担最大,按工资的15.2%缴纳保费,中小企业健康保险基金会按4.8%投保,其他医疗保险基金会,如中央公务员医疗基金会、地方公务员医疗基金会、农林渔团体医疗基金会、私立学校职工医疗基金会、大企业医疗基金会一律按工资的2.8%投保。这样分别规定,是因为各个基金会7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不等。

    70岁以上老人因病就医,如门诊,1994年规定,每月只需交1000日元,便可受诊、吃药和享受小手术;如住院就医,每天个人只需交700日元,便可享受一切医疗服务。1995年规定,老人个人的负担随物价上涨,而于每年自动调高。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老人本人医费负担,门诊每月1000日元,住院每天700日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是点缀,对老人及其家庭形成不了任何负担。二是随物价提升,其实,也是微不足道,因为长久以来日本零售物价平均每年提升不过1-2%,日本存款几乎为零利息率,便是一个证明。

    德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愈益加深,20世纪90年代也推出了老人健康保险单项,名曰长期护理保险。规定,举凡有权享受医疗保险的,都有权享受护保险,当然,主要是老人。不管是公立医院,或是私立医院,都强制参加对老人的长护保险。长护医费一概出自医疗保险投保费,不再单独投保,20世纪90年代暂定员工工资额的1.7%作为长护保费。但是,对退休老人,如果他们享受长护保险,则由养老保险基金提供资助。

    至于长护保险内容,包括:

    (1)个人卫生,洗脸,冲身,梳理均由护理人员代为服务;

    (2)护理人员帮助做饭;

    (3)护理人员帮助照顾老人起居,如穿衣、脱衣、散步;

    (4)护理人员帮助料理家务,购物,打扫房间。

    由于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不等,规定,对三类对象提供全天候护理,对二类对象每天至少上门三次服务,对一类对象每周帮助做若干次家务。

    为了限制长护过度支出,德国规定,对一类对象的护理服务,至多每月提供约合750马克的服务;对二类对象,每月提供至少1800马克的护理服务;对三类对象——2800——3750马克。对上门服务的护理人员,三类对象有权向有关机构每月申请1300马克,作为酬报;二类人员有权申请800马克,三类——400马克。由此也不难窥见德国作为“福利国家”的一斑。

[来源]: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 侯文若 2006年3月12日

“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趋势”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855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